兰州:地下管线未“保护”不得开挖 甘肃省兰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保护工作。 通知指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是城市正常安全运行的保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城市建设点多面广,施工管理和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还有欠缺,管线老化、管护不足等问题凸显,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大雨内涝、管线泄漏、路面塌陷等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线保护工作。 通知要求,要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协调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和处理突发事故,不断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维修维护、综合管理,特别要督促相关部门、县区和各管线单位及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依法落实地下管线保护责任,时刻全面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管线保护工作。同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地下管线安全风险,确保地下管线安全。 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建设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阶段向建设单位索要各类地下管网资料,依据相关设计规范,科学规划设计,尽可能实施避让或提出改迁方案;勘察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要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盲目开挖、冒险施工;监理单位要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各类地下管网及设施保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严格审查,并监督其落实到位。在施工时,监理单位要严格落实旁站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处理。 严格落实各类地下管网产权单位管线保护主体责任。健全和落实日常维修养护、巡查制度。各类管线产权单位要建立地下管线巡护和隐患排查制度,配备专门人员对管线进行日常巡护,建立巡查记录,记录内容应有巡查时间、地点(范围)、发现问题与处理措施、上报记录等。要建立动态的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全面掌握地下管线权属、建设年代、运行状况、安全状况、配套安全设施、运行维护责任等,及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治理,对超过使用年限、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管网进行改造。 加强监督管理。规划、发展改革、工信、建设部门要相互配合,在各类工程方案设计、规划许可之前,征求各地下管网产权单位和主管部门意见,作为方案审查、规划许可的前置条件。建设部门在进行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备案和开工许可时,要认真核查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网产权单位加盖公章的详细的地下管线资料,对资料不全、管线摸底不到位的不予审批。要严格规范物业管理行为,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大小区内开挖施工作业的管理力度,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时做好各类地下管网的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告知有关部门和相关管网产权单位。要严厉查处和打击破坏城市地下管线的各类违法行为,对违反操作程序,破坏地下管网的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地下管网摸底调查和综合管理。统筹考虑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综合规划布局地下各类设施、管线,避免在城区规划新建生产经营性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统筹安排管线工程建设,力争一次敷设到位,并适当预留管线位置。加强老旧管网改造,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严格控制道路挖掘,杜绝“马路拉链”现象,逐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
|